1.大揭秘,国内油价为什么会比国际油价贵

2.原油价格这么低,中石油、中石化为什么还在加足马力生产原油?

3.国际原油暴跌对谁最有利

4.哪些因素影响原油期货价格

5.影响原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6.油价对经济影响大吗?

垄断原油价格_垄断原油价格走势图

因为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结算霸权地位。石油结算必须用美元体系,这其实是与石油成为世界贸易的硬通货开始,当然最重要的是要维持美元在世界贸易中的结算霸权地位。当美元绑定了石油的全球贸易结算,那么美元将更加稳定,更加处于世界贸易的霸权地位。同样石油的结算用上了美元,对于中东国家或者是欧佩克组织国家,借助美元更加确立了这些国家的石油交易垄断地位。

石油定价权:

1、国际原油市场定价,都是以世界各主要产油区的标准油为基准。比如在纽约期交所,其原油期货就是以美国西得克萨斯出产的“中间基原油(WTI)”为基准油,所有在美国生产或销往美国的原油,在计价时都以轻质低硫的WTI作为基准油。因为美国这个超级原油买家的实力,加上纽约期交所本身的影响力,以WTI为基准油的原油期货交易,就成为全球商品期货品种中成交量的龙头。

2、通常来看,该原油期货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及很高的价格透明度,是世界原油市场上的三大基准价格之一,公众和媒体平时谈到油价突破多少美元时,主要就是指这一价格。然而,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却不是以WTI、而是以同样轻质低硫的北海布伦特(Brent)原油为基准油作价。

3、1988年6月23日,伦敦国际石油(IPE)推出布伦特原油期货,包括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也门等国家和地区,均以此为基准,由于这一期货合约满足了石油工业的需求,被认为是“高度灵活的规避风险及进行交易的工具”,也跻身于国际原油价格的三大基准。伦敦因此成为三大国际原油期货交易中心之一。布伦特原油期货及现货市场所构成的布伦特原油定价体系,最多时竟涵盖了世界原油交易量的80%,即使在纽约原油价格日益重要,全球仍有约65%的原油交易量,是以北海布伦特原油为基准油作价。

4、吨和桶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吨(原油)=7.33桶(原油),也就是一桶大约为136公斤多一点。尽管吨和桶之间有固定的换算关系,但由于吨是质量单位,桶是体积单位,而原油的密度变化范围又比较大,因此,在原油交易中,如果按不同的单位计算,会有不同的结果。

大揭秘,国内油价为什么会比国际油价贵

第二阶段:“七姐妹”时期。

第二阶段是1928年到13年,这一阶段由国际性的卡特尔“七姐妹”控制着石油市场的价格。开始的标志是1928年埃克森、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公司在苏格兰签订的《阿奇纳卡里协定》,后来美孚等另外四家石油公司也加入了这个协定。协定为了防止寡头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划分了各协议签订方的市场份额,并规定了石油的定价方式。即,无论原油的原产地,其价格均为墨西哥湾的离岸价格加上从墨西哥湾到目的地的运费。后来由于中东地区原油产量的增加,以及欧洲市场对原油定价标准的不满,增加了波斯湾离岸价与目的地运费之和的标准。

“七姐妹”通过该协定将油价长期压制在一个极低的标准,极大地侵害了石油国的利益。石油国的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对石油卡特尔组织进行了公开谴责,并开展了广泛了石油国有化运动。在双方力量的抗争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应运而生。1960年,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等五个国家表决成立了OPEC,并于13年单方面宣布收回对石油的定价权。

第三阶段:欧佩克时期。

第三阶段是13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的原油价格由欧佩克控制。欧佩克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控制油价,消除不必要的价格波动,保障产油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维护产油国的利益。在13年之后的10年中,欧佩克成员国逐步实现了对石油公司的国有化,并用了直接固定石油价格的策略。欧佩克以沙特阿拉伯34°轻质油油价作为基准油价,不同的石油之间有一定的差价,而欧佩克所有成员国需要放弃石油产量的自主决定权来维持这种价差体系的稳定。在此阶段,石油价格从最初的每桶3美元逐渐提升至30美元以上。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将石油利益从西方发达国家转移至石油国。这一时期,欧佩克的成员国也由最初的5个扩展至13个,与今日的规模已无太大差别。

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持续的高油价导致了石油需求量的降低和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加之欧佩克之外的产油国石油产量的提升,欧佩克为了保持自己在国际原油市场的份额,取了降低价格、保护份额的策略。这一时期,欧佩克首先通过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价格战”维护了自身的市场份额,并迫使非欧佩克成员国妥协同意削减石油产量,欧佩克成员国内部也重新确立了配额制度。然而原油的减产导致油价再度上升,这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石油贸易大量从长期合约转向现货市场。而现货市场的不断壮大,渐渐削弱了欧佩克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力。

此后直至2004年,欧佩克虽然在名义上仍然取直接设定目标油价的策略,期间也对目标油价两次进行向上调整,但除去通货膨胀,目标油价并没有显著上涨。由此可见欧佩克对油价影响力的降低。

21世纪初,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欧佩克实际油价已远高于目标油价,其定价策略不再适应市场需求。2005年1月,欧佩克正式放弃了对石油价格的直接干预,并在其后逐渐放松了成员国之间的配额制度。这一阶段,欧佩克主动取维持石油供给市场适度紧张的战略,加之中东地区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国际石油市场的供给一直偏紧。

虽然欧佩克提出,他们仅在确定石油价格上涨是出于供需不均衡而非投机因素时,才通过增产抑制油价上涨,但其产出的增加并不足以应对不断上升的需求,其实质已失去抑制油价上升的能力。由于欧佩克成员国的经济状况仍严重依赖于石油出口收入,在油价下跌时,成员国并不会通过减产维持油价,而是取增产这种竞争性的策略。20世纪80年代后,欧佩克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力不断下滑,至今已无直接的控制能力。

第四阶段:“”时期。

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这一时期现货市场的交易为国际原油的主要交易形式。现货市场形成之初只作为各大石油公司相互调剂余缺和交换油品的场所,故也称为剩余市场。但在13年石油危机之后,石油交易量从长期合约市场大量转移到现货市场,现货市场的价格开始反映石油生产的成本及边际利润,具有了价格发现功能。目前,国际上有美国纽约、英国伦敦、荷兰鹿特丹和新加坡四大现货交易市场。

在现货和期货市场主导的定价体系之下,国际原油市场用的是公式定价法,即以基准的期货价格为定价中心,不同地区、不同品级的原油价格为基准价格加上一定的升贴水。

公式表达为:P=A+D,其中,P为原油交易现货市场的结算价格,A为基准价格,D为升贴水。目前有两大国际基准原油,即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WTI)和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Brent)。公式定价法是将基准价格和具体交割的原油价格连接起来的机制,其中的升贴水是在合约签订时就订立的并且通常由出口国或资讯公司设定。需要注意的是,公式定价法可以用于任意合约,无论是现货、远期,还是长期合约。

历史上,WTI原油在国际原油市场上一直占据着更加核心的地位。这是由于WTI主要反映美国市场的原油供销以及库存状况。二战之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话语权,并且北美地区一直是最大的原油消费区,也是重要的原油生产区,加之WTI原油的质量好于布伦特,更适于石油生产,因此WTI价格的变化能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WTI也更适合作基准原油。

不过,近年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欧亚和中东地区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基于布伦特的定价体系日趋完善,其影响力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基准原油。国际上近70%的原油交易均以布伦特为基准原油。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发布的2013年度能源展望中也首次用布伦特代替WTI作为基准原油。

虽然在2013年5月,基于布伦特的普氏定价体系受到了来自欧盟委员会的调查,因为其类似于Libor的报价系统使普氏价格有被操纵的可能,即普氏价格不能公允地反映国际原油供需的基本面,市场也有猜测WTI可能借此重新树立自己的风向标地位。但考虑到普氏定价体系有现货市场庞大的交易量作为支撑,我们仍需要深入了解普氏价格体系。

普氏价格体系简介

普氏价格体系是以布伦特为基准原油的价格体系,其提供的价格包括即期布伦特(Dated Brent)、远期布伦特、布伦特差价(CFD),以及其他重要的场外交易市场的报价参考。其报价体系类似于Libor,依据主要石油公司当日提供的收市价并进行综合评估得到。

下面介绍与原油现货定价紧密相关的几种价格。

1.北海原油。

普氏价格体系所使用的布伦特原油指的是北海地区出产的原油,是布伦特、福地斯、奥斯博格、埃科菲斯克(取四种原油首字母为BFOE)的一篮子原油。在普世定价体系形成之初,布伦特原油被认为是北海原油的代表,只将其价格作为基准油价。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布伦特原油产量急剧下降,到了21世纪初,布伦特油田产量已经衰减到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在2002年,普氏价格体系用了布伦特、福地斯、奥斯博格(简称BFO)的一篮子油价;在2007年,又加入了埃科菲斯克,形成了BFOE。但出于习惯,我们今天仍用布伦特原油指代BFOE。

用一篮子原油作为基准原油有利于扩大基准价格的市场基础,但由于这些原油的质量不一,其中福地斯、奥斯博格的密度较小,含硫量较低,质量高,埃科菲斯克质量较低,而这些原油都可以用于远期和期货交割,这就导致BFOE的卖方更倾向于交割低品质原油,如埃科菲斯克,而非高品质原油。

为了激励卖方更多地交割高品质原油,普氏价格体系分别于2007年和2013年引入了品质折扣系数(de-escalator)和品质溢价因子(quality premiums)。品质折扣系数是指,当卖方交割的原油含硫量超过0.6%时,每超0.1%的硫分,卖方需要向买方支付60美分/桶。

与品质折价相反,品质溢价是指,在接收到较交易时所保证的品质更高的原油时,原油买方须向卖方支付作为回报的费用。对于奥斯博格、埃科菲斯克两种高品质原油,品质溢价因子是估价公布日前两个整月内,该两种等级原油与BFOE中最具竞争力的一种原油之间的净差价的50%。

2.即期布伦特。

即期布伦特是一个滚动估价,它反映估价当日起10—25天的BFOE现货价格(周一至周四的估价是估价发布当日起10—25天装运的即期布伦特现货,周五的估价是估价发布当日起10—27天装运的即期布伦特现货),此处的10—25天被称作估价窗口。由于原油的运输和储存的特性,原油的立即交割并不经常发生,这就使得原油现货市场具有一定的远期性质,估价窗口期由此产生。25天的惯例源于在实际操作中,卖方须在交割前提前25天通知买方船货的装运期。所以,虽然即期布伦特通常被认为是现货市场的价格,但它实际反映10—25天的远期价格。

最初,普氏用的估价窗口是7—15日,与布伦特原油的估价窗口一致,但其他的北海原油品种的估价窗口均长于布伦特原油。随着布伦特原油产量的下降,为了使普氏价格更贴近北海市场的惯例,普氏将估价窗口增加至10—21天。随着布伦特产量的进一步下降,于2012年6月,普氏价格体系将窗口期进一步扩展至10—25天。

另外,即期布伦特反映的是BFOE的一篮子油价,这并不是四种原油价格的代数平均数,而是通过对最具竞争力的品种赋予最大的权重而更好地反映最具竞争力品种的价格,以确保估价反映供需基本面。

3.远期布伦特。

远期布伦特是最早出现的布伦特金融工具。布伦特远期是一种远期合约,在这个合约中会确定未来具体的交割月份,但不会确定具体的交割日期。布伦特远期的报价一般是未来1—3个月,如5月会有6—8月的布伦特远期的报价,这些报价是合约确定的、针对具体交割油种的报价。

4.布伦特价差合约。

布伦特价差合约(Contract for Differential,简称CFD)是一种相对短期的互换,其价格代表了在互换期间内,即期布伦特估价与远期布伦特价格之间的市价差。普氏能源资讯提供未来8周的CFD估值,并在每周定期评估。市场上也有公开交易的一月期和两月期的CFD。

CFD通过将互换期间内即期布伦特与远期布伦特之间随机的市价差转换为固定的价差,可以为BFOE现货头寸的持有者对冲即期布伦特市场的风险,也可以用于投机。

以布伦特为基准价格的原油现货定价

依据公式定价法,原油现货的价格为基准价格加上一定的差价。在普氏价格体系中,基准原油为布伦特,基准价格为即期布伦特,现货价格在基准价格的基础上,除了要加一个合约规定的差价外,还要加上现货升水或减去期货升水。其中,期货升水或现货升水的数据由CFD市场提供。

例如,一宗交易确定的升水为1.00美元/桶,交易确定在一个月之后完成,则在今天这个时点,这宗交易的现货价格(在今天这个时点,该价格为远期价格)为当前的即期布伦特价格加上对应期限的CFD差价,再加上1美元升水。

实际上,现货布伦特的远期价格,即远期布伦特,就是由即期布伦特加上对应期限的CFD差价得到的。因此,上述定价方法也可以理解成现货布伦特的远期价格加上不同品种的差价。利用即期布伦特和CFD的报价信息,就可以得到现货布伦特的远期价格曲线。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原油有不同的估价窗口和平均计价期(习惯上,原油现货在装船后的一定期限内定价,这段期限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计价期),故普氏价格体系针对不同的原油品种,提供了相应期限的即期布伦特价格。不同品种的对应期限如表1所示。以地中海品种为例,普氏价格体系会为每笔交易提供即期布伦特13—28日的价格,加上这笔交易对应的CFD价格,再加上一定的差价,就得到了这笔交易的现货价格。

另外,伦敦国际石油(IPE)的布伦特期货合约交易量大,也常被用作基准价格。布伦特期货合约到期交割时,是根据布伦特指数进行现金交割的,而布伦特指数是根据远期价格得到的指数。也就是说,布伦特期货的价格会收敛于布伦特远期的价格,而非布伦特现货的价格。

虽然布伦特期货合约并不进行实物交割,但持仓者可以通过期货转现货(EFP)将该头寸转化为现货头寸,即远期头寸或25日现货头寸。EFP的价格是由互换双方决定的。EFP将布伦特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联系了起来。

普氏价格体系提供了EFP的远期价格估值,反映了对应交割月份期货和远期之间的差价,联系了期货和远期市场。因此,以布伦特期货价格作为基准价格的现货价格等于期货价格加上EFP差价,加上对应期限的CFD差价,最后再加上合约规定的差价。

原油价格这么低,中石油、中石化为什么还在加足马力生产原油?

除了由于技术和等方面因素,目前中国生产成品油成本较高以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到达终端消费者的油价不仅包含原油价格,还有炼油、输油、加油站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和利润,最后还需要加上燃油税。

国内成品汽油价中,31%~34%是税费。

成品油价中包含了较多的税费。其中消费税本次调整后为1.12元/升;增值税相当于成品油价格和消费税之和的17%,在0.9~0.98元/升之间;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则以消费税和增值税为税基,分别为税基的7%与3%(各地计算公式有所差异)。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石油消费大国。2013年,我国石油和原油表观消费量分别达4.98亿吨和4.87亿吨,同别增长1.7%和2.8%;全年累计进口原油2.82亿吨,同比增长4.0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对外依存也将增大,2013年已达到58.1%。

扩展资料

在中国,成品油实际消费价和税是混合在一起的,而不是价税分离。按照我国的成品油价格结构,油价中48%为各种税费。

因为汽油的税费在中国大约要收46个百分点的税费,消费税、增值税、教育税、养路等等的收税项目,导致了国内的汽油价格较高的原因,如果不收税,那么国内的汽油价格也是比较便宜的。

还有就是因为我们国家对于石油的需求比较大,而且我们国家的石油产出也是比较少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从别的国家进口石油了。

人民网-美国油价为何低于中国?关键还是税

国际原油暴跌对谁最有利

这主要是因为中石油、中石化等油田企业的职能不光是为了盈利, 还有一项重要职责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目前,中国原油进口依赖度已经很高了。2010年以来,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波动上升,从53.7%上升到2019年的70.8%。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2019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增长9.5%,至1016万桶/日;中国原油进口金额为2413.19亿美元,同比增长0.4%。大量的原油进口不仅要耗费巨额的外汇储备,更重要的是主动权掌握在别人的手,一旦产油国、运输线路等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对我们的能源安全影响将是致命的,对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国家安全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面对这样的形势,即便原油价格这么低,中石油、中石化又怎么能不加足马力生产呢!

中石油,中石化,必须大力生产,石油是战略物资,如果让人卡脖子,那就厉害了,石油生产是一个复杂工程,不是说停就停。

石油马上就要降价了,关贸总协定生效后,外国的石油产品马上就能进入国内,化工燃油一定降价

与国际接轨,引进外国油企,打破垄断。中国油企要精简机构,轻装上阵。

原油是个江湖,一旦脱离这个江湖,可能就没有你的位置了!

这就必须要提到原油的市场份额问题了。我们知道各个产油国产油的油品质量和规格都不一样,有低硫、中硫和高硫等各种规格。而石油进口国将会根据这些油品的相应规格,来进行生产设备的匹配。这种一旦匹配完毕,通常情况下不会进行变更,因为变更需要较大的成本。所以,除非原油进口国供给不上,否则一般消费国就不会对进口国进行改变。

因为一旦失去了市场份额,要想再拿回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原油产量的惯性作用,需要时间缓冲,市场上才有感觉!

原油产量确实正在减少——只是减少的速度还不够快,因为原油市场像一个惯性很大的庞然大物,存在滞后效应。就像一列正常运转的火车,当火车头感受到前方危险信号想停下来时,后面的车厢仍然具有向前冲的惯性,需要一段时间来缓冲。

原油贸易的基础设施本身有一个缓慢的惯性。管道中的原油可能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这意味着 3 月中旬购买的石油可能仍需要在 4 月中旬达到。

原油价格越低,越需要资金的补充;石油生产者不愿意在急需现金的时候减产。

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对于一家从长远考虑的石油公司来说,亏损着经营油气井运转可能是正确的经济决策。非常之期要有非常之举,只要原油价格大于零,一口正常运转的油气井仍然会带来一些现金流。因为石油公司还有人员费用、资产折旧、租赁费用等固定成本,这些东西哪怕没有任何收入他们也必须承担。从这几个角度考虑的话,即使他们整体上亏损,保持良好的运行也可能比完全关停没有任何收入更好。简而言之,许多公司认为还没有达到他们关闭油气井的价格。

原油价格的未来寄予愿望,期待价格反弹。只要不死,总会有希望。

许多石油公司仍对未来寄予厚望,哪怕未来是多么的不确定。虽然石油行业最糟糕的时期似乎即将到来,但需求和价格最终仍有望反弹。人们的生活总要恢复,世界生产和贸易仍要进行。甚至一些乐观的分析师预测,目前石油公司的停产和产能缩减,实际上可能推动油价未来升至每桶100美元。

油井一旦关停,重新开启的费用更加巨大。

油气井不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打开和关闭的电灯开关。一口已经关停的油气井,可能很难重新打开。此外,如果一口正常运转的油井被关闭,然后石油公司决定重新运转,你将不得不在油井上投入更多资金,才能使其产量达到原来的同一水平。而且,除了关闭油气井本身之外还有其他复杂因素要考虑,比如原来和客户签订的法律合同如何处理。

企业的性质也决定的原油的产量,是否减产或增产。

比如沙特和俄罗斯的石油企业是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下达行政命令实现减产。但是美国的石油生产企业都是私营企业,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利益,所以很难通过行政手段直接下达减产额度。行政的减产和市场化的减产,达成减产的时间周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油价这么低了,为什么各产油国不立刻减产的另外一个原因。

他们亏损?你也信!

石油是国家的血脉,和粮食一样都是战略物资,必须要储存。

垄断经营,享受到了权利带来的宏利。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垄断就是原罪!这是根子里的病,治不好的。

因为马上涨价了!多卖点

国外原油白送给他们,他们也要自己生产一些原油,不然怎样为“亏损”找理由呢。

哪些因素影响原油期货价格

随着最近的美元持续走强、美国页岩气全面开发利用、及美国对全球石油的需求减弱,即使地缘政治纷争不断,但国际油价的下跌估计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当前国际市场的买方需求不足、卖方竞争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趋于过剩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油价也看跌,那么这更容易推低国际油价未来趋势。国际油价是否会在80美元这个水平,就在于各方利益关系的激烈博弈。对此,国内市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与国际市场那些主张高油价的国家瞎起哄。

最近国际油价大跌,可能是各国及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事情。因为,从今年6月20日起至今,不仅国际原油价格在4个月内跌去了25%左右,而且在10月15日,国际原油的价格跌到80美元以下的水平。

由于原油价格的暴跌触及到全球各国重大的利益关系变化,由此对原油价格暴跌的解释与言论也就风起云涌。有“阴谋论”认为,原油价格暴跌是美国及沙特阿拉伯联合起来对付俄罗斯的阴谋。因为,按照俄罗斯的原油开成本及经济状况,原油的价格只要跌到80美元以下,就会对俄罗斯经济造成重大打击。这也是对俄罗斯的经济最大的制裁。所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扬言,国际原油的价格跌到80美元以下,对世界经济是一次最大的灾难。

而国际能源(IEA)最近发表的一份月报指出,国际原油价格保持在80美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根据IEA的估算,油价处于80美元,全球约2.8%的生产将不合乎经济原则(即生产者无利可图),涉及的原油达每天260万桶,受影响的国家和单位包括加拿大、俄罗斯、英国、中国(在岸),以至尼日利亚(离岸)。美国、巴西和墨西哥的深海钻探,面对80美元油价也难独善其身。IEA也认为国际油价应该保持在80美元水平上。

现在我们要问的是,难道80美元就是国际原油价格的底线吗?那么这个底线是由什么决定的?或者说,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又是如何决定的,是成本定价,还是金融定价?如果国际原油价格在80美元以上,对谁有利?谁的利益会受损;如果国际原油价格跌在80美元以下,对谁有利?谁的利益又会受损?

其实,近几十年来,尽管国际上石油开的成本一直在上升,但国际油价从来就不是成本定价的,而是金融定价,其价格波幅相当巨大。比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油价当时从每桶145美元狂跌至36美元。后来几年,油价一直却维持在100美元以上的水平。当油价暴跌到36美元时,没有看到哪个国家的石油企业而破产,但是当前油价维持在100美元之上的水平时,一些产油国家则成了暴发户。而国际油价之所以会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产油企业成本及市场供求关系不是太大,而更多的是国际石油输出国垄断定价的结果,再加上有石油期货来左右,但是让这种石油的垄断性定价如鱼得水。在这种情况下,石油输出国可大获其利,如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等国,而中国、美国、欧洲及日本石油需求国的利益则大幅受损害,买同样多的油,付出成本更高。这不仅不利这些国国家的消费者,也会严重损害这些国家及全球的经济增长。

但是俄罗斯及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在高油价下,这些国家不仅赚得盘满盆满,也让这些国家的政策治理就扩张得心应手。所以,当油价下跌时,特别是暴跌时,他们就说不干了,就对全球市场放出狠话。因为这个油价市场是由预期来决定,并希望以此来左右预期。有人分析,如果油价维持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的水平,俄罗斯政策的财政就能够高枕无忧。但是如果油价低于100美元,俄罗斯便不可能在财政基本平衡的前提下,维持原有的开支规模;要么节衣缩食,要么财政赤字激增,两个结果对俄罗斯经济民生都会造成沉重打击。委内瑞拉的情况也是如此。所以油价暴跌,类似这类国家叫得最凶。但是油价维持如此高的水平,对石油需求国来说,就得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尤其是中国更为如此。因为,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中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除美国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大国之一,对外依存度也在58%以上。如果中国的人均石油消费最提高,中国石油消费的对依存率更是会高。所以,国际油价的暴跌,中国应该是最大受益者(因为,随着美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美国也可能石油出口,由消费国转向为出口国)。它不仅可能全面降低企业成本,也直接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这些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是相当有利的事情。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决不要受各种无端言论所影响,特别是不要用阴谋论来解释油价的下跌。

可以说,随着最近的美元持续走强、美国页岩气全面开发利用、及美国对全球石油的需求减弱,即使地缘政治纷争不断,但国际油价的下跌估计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在当前国际市场的买方需求不足、卖方竞争加剧、原油市场供给趋于过剩的情况下,如果国际石油期货市场油价也看跌,那么这更容易推低国际油价未来趋势。国际油价是否会在80美元这个水平,就在于各方利益关系的激烈博弈。对此,国内市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与国际市场那些主张高油价的国家瞎起哄。

影响原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1、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与其他商品一样,原油生产中也要发生诸如设备费用、人员工资等成本,同时还要向所在地区部门缴纳相关的税金,这些支出构成了原油期货价格的基础部分。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原油生产尤其是原油生产中的成本与期货价格的关系呈现两个显著特点。首先,原油生产的成本并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影响国际原油期货的价格。原油全球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原油需求的刚性,使得原油生产中存在高额的级差地租。世界原油的价格一般向高成本原油和替代能源的价格看齐,实际上原油的生产成本远低于它的售价,在原油生产领域,由于原油的埋藏条件、油品特性和开技术方法的不同,生产成本有很大差别。其次,原油生产中前期用于勘探和开发的成本对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产者的产量决策进而影响市场供应量,最后才间接影响市场价格。原油生产中,前期投资构成生产成本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原油生产中的成本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地质勘探费用、钻井及油田地面建设费和开操作费。因此,对原油成本的考察不能仅关注开费用,更要重点考虑前期费用。

2、产品的利润

企业的目的包括经济目的、社会目的和其他目的,其中经济目的是企业的本质特征,而利润就是经济目的的核心。原油期货价格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利润,而且由于原油的垄断性,该利润比正常情况下的社会平均利润高得多,具有超额垄断利润的特点。由于原油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世界原油的分布极为不均,这决定了原油市场具有垄断性。按照经济学原理,在垄断条件下,产品的价格并不直接由生产成本决定,与它的自身价值也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由购买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决定。虽然原油市场并不是完全的垄断市场,但由跨国大原油公司、OPEC国家和非OPEC产油国组成的供应者集团已经控制了绝大部分原油和产量,它们往往愿意维持原油的相对高价,但也不希望太高,以获得超额垄断利润,而这种利润预期也反映在原油期货的价格当中。由此我们也容易理解,虽然全球原油生产总成本相差甚大,但几乎都投入生产,因为它们只是获得的利润稍低,却不会被市场淘汰。

3、期货交易中的费用

期货交易费用是在期货交易过程中发生和形成的交易者必须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佣金、交易手续费和保证金利息。原油期货交易中双方需要相应人员和设备的参与,需要以保证金的形式占用资金。在通常的情况下,保证金金额为期货合约总值的10%左右。保证金是交易者跻身于期货必需的投资资金,但它并不是原油期货价格的构成要素,构成商品期货价格要素之一的是保证金利息。而且交易者要缴纳相关的交易佣金,这些交易成本都是原油期货价格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这些沉淀资金的成本和手续费最后都要反映到期货价格当中。

4、期货交易预期的利润

期货交易中的预期利润既包括所占用资金的社会平均投资盈利,也包括承担交易风险的风险报酬。上文分析可知,原油期货交易者可以分为两类: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套期保值者参与期货交易的主要目的是锁定交易风险,并没有太高的利润预期,但投机者之所以进入市场,就是为了在价格波动中寻找机会获利。期货交易中,投机者的参与是市场活跃的重要条件也是合约成功的重要基础,因此原油期货的价格反映着他们合理的利润预期。

5、期货产品流通费用

期货商品流通费用包括期货商品的运杂费、包装费和保管费。期货贸易以未来实际物品的可交割性为基础,因此期货合约都规定了交割地点,如NYMEX中交易的轻质低硫原油期货合约的交割地定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库欣。由于大部分交易的原油不在交割地生产,因此生产者必须将它们运至交割地或者按照运输距离给予购买者相应的补偿,这些费用也是构成原油期货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

期货市场是在现货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期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不能脱离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对新的市场信息的反应非常接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运动的方向基本一致,并且两者的价格变动幅度也非常接近,即原油期货价格与原油现货价格之间相互引导,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

国际原油市场的价格是由原油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价格共同决定的。因此,影响原油现货价格的因素,即原油市场供需矛盾等因素也会影响原油期货价格。然而,原油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也会出现短时间的偏离,因此还有一些特殊因素会影响原油期货价格,如投资基金的炒作等金融因素。

除此之外,原油作为商品,与其他的商品一样,其价格也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但是原油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于国际原油价格影响因素很多,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的影响。综上所述,影响原油期货价格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现货市场因素;

2、投资基金炒作;

3、美元、汇率、利率及资金流动性;

4、突发和政治因素。

油价对经济影响大吗?

以我在现货市场投资分析及指导的经验来看,影响现货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需求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经济增长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增长会通过改变石油市场的需求量影响石油价格,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的增长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然而,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不只可以用来解释中长期的油价上升,短暂经济衰退导致的油价回落也可在经济数据的变化中显现出来。

2.天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气候状况会影响到原油的供给和需求,比如异常的天气可能会对石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国际油价,但它对整个国际油价的影响作用是短期的。此外欧美许多国家用石油作为取暖燃料,因此当气候变化异常时,会引起燃料油需求的短期变动,从而带动原油和其他油品价格发生变化。

(二)供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产量变化的原油价格的影响

石油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的供给对油价的作用原理有所不同,产量与价格的关系有着主动与被动的区别。OPEC拥有世界上绝大部份探明原油储量,其产量和价格政策对世界原油供给和价格具有重大影响,惯用的方法是通过增加产量来抑制油价。

2.地缘政治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突发与气候状况使油价波动更加不确定 石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的发展,争夺石油和控制石油市场已成为油市动荡和油价飙涨的重要原因。紧张的地缘政治强化了国际石油市场对供给收缩的预期。针对石油设施的恐怖袭击、石油工人罢工、产油国政局动荡等地缘政治因素都会对国际油价带来冲击。

(三)库存与原油的相关性

原油库存(即每周三的EIA数据)分为战略原油库存与商业原油库存。战略原油库存是国家为战略考虑,防备石油短缺而储备的石油库存。这是因为原油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除了战略属性外,原油同时具有其商业属性。商业属性方面需要关注商业原油库存,它是高于安全义务库存量的部分,原动力来自于经济的需要,因此与价格紧密相关。

(四)金融市场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投机持仓变化与NYMEX原油价格

目前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国际投机资本的操作是影响国际油价不可忽略的因素。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尤其是某些突发件发生的时候,大量的投机资本便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上进行操作,加剧了国际石油价格的动荡。

2.相关商品对原油价格判断的参照

众所周知,商品走势总体和美元走势呈反向相关关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商品的相对价格自然下降;另一方面,美元升值往往代表了避险情绪的上升,从而减少对商品等风险资产的需求,从而商品价格下降。原油做为大众商品之一,其价格也会受到美元指数走势的影响,与之呈现负相关的关联性。

油价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是双向的。油价下降,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很小;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很大,油价下降同样会影响到其他行业。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原油价格与我国经济的关系。

油价下降会利好石油开行业。

石油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全球油气市场规模近7万亿美元。我国是世界第一油气大国。而我国的石油生产主要以石油开为主,原油占我国原油产量的60%左右。随着我国石油消费结构由原来的油气消费为主逐步向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发展。而我国非常规油气具有不可再生性、稀缺性等特点,其勘探开发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成本相对较高、见效较慢、见效慢,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油气开企业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因此价格调整对其影响较小。油价下降后对石油开行业具有较大冲击作用,利好石油开行业发展。?

油价下降会利好石油炼制行业。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会导致成品油价格下跌,从而降低炼油行业成本。石油炼制行业是指原油加工行业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运输、销售等。其中,石油炼制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环节,其消费总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重要的生产资料。我国炼油行业一直以来也是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紧密相关。

油价下调能利好汽车和运输行业。

成品油下降主要利好交通运输、化纤行业和汽车消费。首先,运输公司的主要驱动力是原油,其成本占据了公司经营的很大一部分。较低的价格将增加公司的利润率。由于成本下降,化工、橡胶和化纤行业等盈利龙头企业将低于预期。此外,油价下跌将推动消费进入新阶段,尤其是对于以汽车为主的发行人,估计随着消费的增加,其利润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