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油价格上涨说明全球经济复苏了吗?

2.为什么国内油价总是跟着国际油价上调,但很少有随之下跌的时候?

3.经济学!简单的,100分!

4.国际原油价格有哪些基准价格?

2009年原油价格是多少_2009年3月原油价格

9月1日23时55分,北京一家中石化加油站的工人在为顾客加油。新华社记者戴摄

新华网北京9月1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发布公告,汽油、柴油价格将从9月2日0时起每吨上调300元,相当于90号汽油、0号柴油零售价格(全国平均水平)每升分别上调0.22元、0.26元。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副司长许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适当提高国内成品油价格,有利于调动炼化企业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合理引导社会消费,促进节能减排。

他表示,自7月29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较大,涨幅较大。虽然8月31日国际油价再次下跌,但国际市场原油均价已经连续22个工作日超过4%。按照目前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需要大幅上调。考虑到国内成品油市场供需情况和经济形势,国家适当控制了涨价幅度,提高了每吨300元。

7月29日,WTI(西德克萨斯)原油期货收于每桶63.35美元,8月5日上涨至每桶71.美元。虽然一度回落至每桶67美元左右,但8月下旬大幅反弹,24日升至每桶74.37美元,为去年10月15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莉认为,我国价格改革总体滞后。如果不按照完善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将能源价格控制在较低水平,将不利于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完成节能减排战略任务。

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姚景源认为,油价小幅上涨对整体价格影响不大,在整体价格水平连续几个月下降的情况下,短期内无需担心通胀。

近年来历次油价调整综述

2009年9月2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300元。

2009年7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每吨汽、柴油降价220元。

2009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将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400元。

2009年3月25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将汽、柴油每吨价格分别上调290元和180元。

2009年1月15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再次下调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140元和160元;

2008年12月19日,汽油出厂价每吨下降900元;柴油出厂价每吨降低1100元;

2008年6月20日,汽柴油价格每吨上调1000元,航空空煤油每吨上调1500元。

2007年11月1日汽油、柴油、航空空煤油价格每吨上调500元;

2007年1月14日,汽油出厂价每吨下调220元;航空空煤油出厂价每吨下调90元;

2006年3月26日,汽油出厂价每吨上调300元;柴油出厂价每吨提高200元;航空空煤油出厂价每吨上调300元;

2005年7月23日,汽油出厂价每吨上调300元;柴油出厂价每吨提高250元;航空空煤油出厂价每吨上调300元;

2005年6月25日,汽油出厂价每吨上调200元;柴油出厂价每吨提高150元;航空空煤油出厂价每吨上调300元;

2005年5月23日,汽油出厂价每吨下调150元;

2005年5月10日,柴油出厂价每吨上调150元;

2005年3月23日,上调汽油出厂价格每吨300元。

百万购车补贴

原油价格上涨说明全球经济复苏了吗?

2009年前3个季度,国内外铜价持续大幅上涨,到8月份,铜价已经回到去年十一长前的价位附近,此后位于高位震荡。其中LME三个月铜最高达到6545美元,较去年年底的收盘价3080美元上涨了1.13倍。国内沪铜指数最高达到51339美元,较去年年底的收盘价23914元上涨1.15倍。

去年十一后的三个月里国内外铜价暴跌50%以上,今年铜价又快速收回所有损失,铜价这种“V”型的暴涨暴跌是历史上少见的,用“百年不遇”来描述也不为过。分析来看,去年年底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取积极的救市政策是导致今年铜价出现“V”型反转的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在救市政策下出现的基本面变化也对铜价的上涨起到了关键的支持作用。

1. 各国救市政策和经济摆脱底部是铜价上涨主因

2009年前8个月铜价持续上行,这与各国取积极的财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很大关系。

从中国来看,在去年年底发生经济危机时,国家紧急追加1000亿投资,同时推出了2009-2010年两年4万亿的投资,并且在今年2月份推出十大产业政策,中国汽车、房地产受到减税和打折及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支持,在3月份后开始出现回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国新增巨幅增长,在前6个月中,中国新增达到7.37万亿,平均每月为1.2万亿,而在过去一个月在3000-4000亿就是高的了,去年中国全年的新增只有5万亿。大量的新增使国内货币供应宽裕,今年前7个月中国货币供应量增幅为28.42%,过高于去年同期的16.35%,在今年中国GDP增长放缓的情况下,货币供应超出市场实际需求,从而引发了国内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吸引了大量投资需求进入铜市,成为铜价上涨的主因。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也在纷纷出台救市政策,3月18日美联储宣布开始实施定量式货币政策拉开了投资者进入商品市场的序幕。美联储在3月18日会议声明后宣布维持利率不变,同时为给抵押市场和房市提供更大支持,委员会决定通过以下方式扩大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另行购入多达750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支持证券(MBS),令今年的此类证券购买总量达到1.25万亿美元;还将今年的机构债购买量至多增加1000亿美元,至2000亿美元。此外,为了改善私人信贷市场状况,委员会决定在未来六个月内购买多达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此声明表明美国开始实行定量式宽松货币政策,也就是向社会和金融体系注入大量现金,给金融市场和流通领域强行注入流动性。不仅是美国,其它国家也在纷纷取定量式货币政策,如3月11日英格兰银行正式宣布1250亿英镑的资产购买;5月7日欧洲央行宣布购买总额达600亿欧元的资产担保债券,6月24日将通过一项规模达到4422亿欧元的一年期再融资操作,为有史以来注资规模最大的一次。在各国央行纷纷印钞票的背景下,全球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其中美国M2增幅超过8%,而其正常时的增幅在6%以下,日本货币供应量增幅也达到6%以上,而过去其M2是为负值。在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却在增加,市场担心在恢复时货币乘数增加将会引发通货膨胀,在这种预期下,投资资金纷纷进入金融和商品市场,给铜价的持续上行提供了动力。

除了美国实行定量式宽松货币政策给美元压力外,全球经济出现触底的迹象也引发投资风险偏好增加,资金从美元资产转向商品市场给铜价支持。从3月份以后的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最差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各国对经济最为敏感的制造业指数今年出现调头向上的局面,去年年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后各国PMI数据大幅下跌,但今年2月份后,各国PMI数据普遍调头上行,而且中国PMI回到50以上进入扩张,PMI的走好表明制造业最差时期已过,这给铜消费以支持。不仅如此,欧洲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开始调头回升,美国房地产也出现到底迹象,种种数据显示全球最差时期已过,投资的风险偏好开始增加,资金从美元资产转向商品市场,给铜价以支持。

中国新增当月值

主要国家货币供应量

品种叠加美元

全球主要国家PMI

2.中国铜进口创纪录是铜价上涨主因之二

2009年前6个月精铜市场的关注焦点集中在中国铜进口量上。从历史上看,近十年来中国精铜年均进口量在100万吨左右,每月进口量多在10万以下,20万吨的进口量只在2007年3月份见到过一次。但在2009年中国精铜月度进口量连续上破历史纪录。1月份因为春节原因进口量为18万吨,2月份为27万吨,3月份为29.7万吨,4月份为32万吨,5月份进口增幅为33.7万吨,6月份更是创纪录的达到了37.89万吨,前6个月中国精铜进口量达到178.24万吨,同比增长1.6倍。中国2008年精铜的消费量为466万吨,进口量为105万吨,单从前6个月的进口增长量计算,中国精铜的消费就会增长40%。从表观消费量上看,前6个月中国精铜消费增长达到52.69%。中国精铜消费占了全球的1/4,即如果中国精铜消费增长40%,那么全球精铜消费增长就会在到10%,如此强劲的消费口引发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好转的预期,支持铜价大幅上涨。

今年3月份以来,受中国政策带动,经济开始好转,铜加工行业开工率也开始回升,但以年国内经济增长和行业情况来看,中国铜的消费是难令人信服的,分析来看,中国铜进口增加主要原因在是中国废铜供应量大减,精铜消费代替废铜消费,另外国储收铜也加大了中国铜的进口,当然投资需求也起到了主要的作用。我们从2009年的情况来看,铜矿产量和进口量保持小幅增长,但废铜进口量却出现了巨大变化。今年前7个月中国废铜进口量为218.64万吨,同比减少36.14%,如果以废铜为30%计算,则减少金属量为37万吨。废铜供应减少导致精铜原材料和下游企业对废铜的消费转向精铜。除了废铜进口量减半令国内铜供应紧张外,国储收铜也是中国铜进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后来国储表示收储23.5万吨铜。

在供应紧张的局面下,中国铜价开始上涨,但国际市场却因金融危机难有好的表现,这使得国内外铜比值上升,进口利润大增,在4月份时,现货进口利润一度达到6000元,三个月铜进口利润也达到2000元。比值有利吸引了大量贸易买盘,这更加大了中国铜的进口,从而使全球铜过剩的局面发生转变,这一点从LME铜库存的变化中体现的很明显。今年前两个月LME铜库存持续增加,至2月25日,LME铜库存已经从去年年底的33.7万吨上升到54.8万吨,但此后快速回落,至6月24日,库存已经降至27.5万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初LME库存的减少主要发生亚洲的库存,釜山的库存年初为5万吨,但从2月底开始下降,到6月份只剩1000吨,新加坡、光阳年初的库存从2万吨降到只有125和500吨。在亚洲铜库存消化完后,LME在欧美的库存开始下降。由于中国进口强劲,在此期间,中国铜贸易升水一度达到250-300美元,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见过的,较正常水平翻了两倍还要多。中国精铜进口强劲导致LME铜库存大幅下降,从而使国际铜价追随国内铜价上涨。

2009年中国废铜和精铜情况

3、4月铜现货和三月期铜利润图

中国的大量进口导致LME铜库存减少

LME亚洲库存情况

中国现货升水和贸易升水

二. 第四季度铜市场预测

2009年9月份国内外铜价以高位震荡为主,市场规避两大政策性风险。其一是各国收缩流动性的时间,其二是美国CFTC听证会讨论限制投机资金进入大宗商品市场的规模。在9月4-5日,这两大问题纷纷得到解决。其中关于流动性的问题,在20国财长会议上,大家达成共识,目前继续实施经济刺激 但需考虑退出时机。另外CFTC听证会也有了结论,即开始实施细化后的投资者持仓报告,但就其内容看,只是将商业持仓分成为了两类,一类是生产商/加工商/贸易商/消费商,另一类是掉期交易商,对于掉期交易商仍不进行限仓,因为掉期交易商多是大型银行的套保,其实只是增加了报告的透明度,未取得实质的进步。我们看到,在这两个政策性风险释放后,铜市和原油市在9月8日都有良好的表现,但令人失望的是,在此后的几天中铜市和原油并未能继续上行,相反在美元汇率大跌的情况下,铜市却出人意料地开始回落,今年铜市运行中的规律在此全部失效,这令所有的投资者大跌眼镜。

对美元下跌铜反应疲软

1.铜市压力显现,基本面过剩和流动性退出提上议程是主因

分析来看,铜市表现疲软与今年前三个季度铜价上涨的主因在发生改变有很大关系。

从基本面看,铜基本面过剩和需求疲软的担心开始显现。

今年铜价的上涨与中国铜进口有很大关系,但从目前来看,中国铜进口正在持续减少,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铜进口量已经降至21.万吨,虽然同比仍增长152%,但环比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大幅下降,较7月份的29.22万吨下降了7万余吨。不仅如此,中国保税库的铜正在回流到LME,9月份LME铜库存已经达到32.77万吨,较7月中旬的低点25.72万吨增加了7万吨。不仅如此,在中国铜进口减少的同时,上海期货铜库存却在大幅增加,至9月中旬,上海铜库存已经超过10万吨,达到10.4万吨,这不得不令人怀疑中国的隐性库存正在转为显性库存。根据今年前8个月的进口量以及安泰科的推算,今年中国的库存量可能超过100万吨。从中国不断提出保增长调结构,以及中国铝、锌、钢材、化工产品全部过剩的情况来看,铜过剩的框架越来越明显,这无疑给市场形成压力。据CRU统计,今年前三个季度全球经济过剩量会在82.8万吨。

从流动性上看,各国央行将退出流动性提上议程给市场施加了压力。

全球铜基本面严重过剩

中国精铜增长放缓

上海铜库存上涨

中国进口减少导致LME库存增加

今年铜价上涨的主因在于各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通胀的担忧吸引了大量投资需求。但从目前来看,全球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市场开始对今年的非常规措施将会引发通胀的担忧越来越强烈,并且从8月份以来一直为各国、央行和国际金融组织所讨论,虽然目前大家普遍认为退出流动性仍为时过早,但退出流动性的议程已经被推上了日程。今年全球经济得以快速摆脱百年不遇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各国政策和央行超常规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从目前来看,各国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投资和救市政策,在消费和民间投资启动前,如果提前退出流动性,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再次陷入衰退,这在29年大萧条时期是曾经出现过的,因此后续各国政策和央行退出流动性成为市场最大的不定因素。在这种背景下,无疑投机的风险正在加大。从而对最近的投资需求带来压力。

2. 经济复苏趋势未变,铜市仍有支撑

对于铜的大势,市场分歧巨大,但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复苏仍是今年年底的大背景,这又给铜价以支持。

这次经济危机主要爆发在美国,欧洲因为购买次贷产品和对美出口信赖性过大,也深陷衰退。从第一季度来看,美国GDP下降6.4%,欧洲下降4.55%,日本下降15.2%,跌幅均为20年来之最。但从第二季度来看,这些发达国家经济也有触底的迹象,尤其是美国,最新的数据显示,其第二季度GDP只下降了1%,好于市场预期的-1.5%,表明美国经济在第二季度的降幅已经大大放缓。美联储 (Fed)在8月底发布的褐皮书报告指出,在12大地区联邦储备银行中,有11家回报7、8月份的经济情况稳定或改善,显示70年来最严重的美国经济衰退业已结束。美联储官员预计,在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的帮助下,美国经济活动将在今年稍晚恢复增长,且该势头将延续至明年。9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2009年和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世界经济2009年全年将下降1.3%,2010年则将实现2.9%的增长。今年4月,IMF曾预计全球经济今年将收缩1.4%,2010年增长2.5%。从历史上看,全球经济进入复苏时铜价会持稳,并且在经济进入增长时快速上涨,鉴于全球经济在第四季度进入复苏,我们认为铜价整体走势仍会有支持。

从行业来看,9月份公布的数据数据显示,全球制造业已经好转。制造业与铜价相关性最强,历史上看,二者的相关性在65%以上。我们看到,去年10月份经济危机爆发时,各国制造业购经理人指数线暴跌,其中欧、美、日的PMI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最低时达到32.4、33.6、29.6,远低于增长和衰退分界线50,可见这些发达国家制造业衰退程度之重。但从今年来看,经过第一季度的低位震荡后,第二季度开始这些国家PMI开始调头向上,在8月份,美国回到52.9,欧洲回到48.2,中国为54,这些数据显示各国的制造业已经回到去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甚至已经增长或接近增长,全球PMI回到50,整个制造业已经进入复苏。不仅如此,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房地产也出现触底的迹象。其中美国新房销售在7月份达到43.3万套,已经为连续第4个月环比上升,同比降幅也缩小到13.4%。同时美国新房开工率在7月份稳定在58.1万套。汽车销量更是达到126万吨,同比增长1%。

从历史上看,经济复苏的过程中铜价以震荡回升为主,在今年第四季度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铜价仍会遇到支持。

全球主要国家和经济体GDP放缓

全球主要国家PMI

美国房地产

全球汽车销售

3. 第四季度预测:政策市仍在继续,铜市关键支持位将指引方向

其实今年铜市与整个商品市场甚至金融市场走势有很强的一致性,从系统性因素来讲,就是各国的政策在起作用,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政策市,因此未来各国政策取向仍将决定铜市甚至整个商品和金融市场的方向。去年百年不遇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积极救市,虽然成功地避免了全球衰退的厄运,但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如同“保增长和调结构”一样,二者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其实这不仅是中国提出的口号,其实也是全球经济正在寻求的一种平衡。9月底G20会将对全球经济政策进行调整,但如同保增长和调结构一样,这是很难在短期内同时得以解决的问题。各国退出流动性的方法将直接决定未来的全球经济,也将决定金融和商品市场的运行方向。

://ometal/bin/new/searchkey.asp

一方面是全球经济进入复苏,另一方面却是基本面过剩和退出流动性的风险正在加大,投资基金越来越难以找到明确的方向,这也是十一前市场高位震荡缺少明确方向的主因。由于铜价已经回到去年十一前的价格,周边市场又表现疲软,原油无力,农产品大幅回落,这些都给铜市形成了压力,铜价在十一前明显偏弱。“信心比黄金还贵”,这句话用在此时的铜市上再恰当不过,我们关注十一前LME铜市在6000美元支持位的有效性!6000美元是否有效将决定第四季度铜价的主要走势。如果支持有效,铜市仍会回到今年的主基调上,在经济复苏的带动下继续刷新高点。但是如果6000美元失守,那么今年铜价的高点在8月份就已经出现,铜价将在震荡回落的氛围中等待流动性退出的钟声。

为什么国内油价总是跟着国际油价上调,但很少有随之下跌的时候?

原油价格上涨并不能说明全球经济复苏,事实上全球经济的至暗时刻远远没有到来。 本周末原油价格连续两日暴涨,是因为美国也同样扛不住石油的大跌,主动参与进来,希望能与沙特、俄罗斯一起就减产保价达成新的协议,并已经分别与俄罗斯和沙特两方进行了沟通,而且特朗普还迫不及待了发了推特,向全世界“报告”了利好消息, 市场对后面的会谈持有乐观的态度,所以油价连续上涨了2日。

显然油价长期在成本价以下低位运行,不符合美国、俄罗斯和沙特三个主要产油国的共同利益。这是三方谈判的物质基础。那么能不能谈成呢?我认为一定能谈成,不过想要一次谈成的概率几乎没有。

我们先来看一看,三国分别需要的是什么?

沙特: 过去两年来,欧佩克+俄罗斯按照减产协议在减产,保护了石油价格,但是美国的页岩油产量增加却完全填补了减产份额,等于是沙特、俄罗斯等国减产牺牲所带来的利益,都被美国给攫取了。沙特肯定是不乐意的,沙特新王储上位之后,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石油的价值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次沙特发动价格战,其实也有点破釜沉舟的意思在里面,所以谈判对沙特来说,只要大家都愿意减产,让油价回升,就是成功的。

美国: 美国的利益也很直接,本周已经有一家大型石油企业宣布破产了,可见石油价格大跌,生产成本高的页岩油企业日子的确难熬,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的利益很明确,让自己的页岩油企业能生产,怎么办?减产,保护油价。但是之前页岩油是并没有纳入欧佩克的,所以美国人想像之前那样一直占便宜是没有可能了。能否谈成,也取决于美国让出多少利益。

俄罗斯: 俄罗斯现在反而是最握有主动权的。所以俄罗斯在这次谈判中要什么很关键,在我看来,俄罗斯可能要的有两点,一是把页岩油纳入欧佩克,要减大家一起减,否则减产就没有意义,不能大家都补贴你美国。二是取消制裁,俄罗斯被制裁多年,日子过得很苦,这些年全靠中国给撑着呢。这么一来,大家就可以看出,这个会谈并不好谈。

所以,明白了三方的主要诉求点,就又有利于我们对石油后期走势的判断,个人看法是,一次能谈成的概率极低,肯定要来来回回好几个回合,这样的话,不排除原油价格后续还有波动,所以抄底原油的,动手的早的没问题,追高进去的,很有可能被埋掉,石油价格最后肯定也会回升,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市场平衡,鉴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和需求,油价先回到30-40美元是一个合理的区间,至于能否回到50-60,先要看产油国直接按的博弈,然后看经济的复苏程度。

欢迎关注和点赞,一起交流投资和理 财经 验。

受油价暴跌的影响,全球股市连环暴跌,惨不忍睹。美股更是触发了熔断机制。道指狂泻了2000点。在受疫情影响的情况下,全球经济本身就承受着下行压力,石油价格战等于又补了一刀。

一、.油价暴跌,反映了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悲观预期。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之后对于石油的需求自然会下降,所以油价下跌体现了需求下跌的悲观预期。

二、油价的暴跌给各大油企以及一些产油国的财政以及经济带来暴击。美股最近的暴跌与石油暴跌不无关系。

三、石油巨头们发行的大量高收益债券被抛售,也会引发美国债券市场的巨震。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页岩油公司以高利率发行了大量的债券,石油价格战打起来的话,资金链可能就崩了,还不起债了。

中国正在启用新基建稳经济,油价的暴跌对中国油服企业的冲击也不会太大。所以很有可能中国经济能够率先的从疫情所带来的这场危机中走出来,提振中国市场信心。

原油下跌不能说明世界经济复苏了。

首先我们了解2020年原油为什么下跌。

世界生产原油区由美国,俄罗斯,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组成三大组成。

美国是页岩油也是生产成本最高的,其盈亏平衡价格需要每桶50~55美元之间,生产成本在35~45美元之间,如果低于30美元每桶美国页岩油公司将无法维持正常生产,长期下来面临倒闭。

俄罗斯和欧佩克及非欧佩克成员国生产原油是从地下抽起来就可以了,所以他们的生产成本是10美元左右每桶,远远低于美国页岩油生产成本。

美国在世界一直霸权主义,长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俄罗斯是原油出口大国,原油收入占俄罗斯主要地位,在世界占有最多的市场份额,在疫情影响下,世界需要石油量下降,由美国,俄罗斯,沙特三大产油国都为自己打着“小算盘”,在3月6号欧佩克减产建议遭到非欧佩克国俄罗斯的拒绝,会议未达成一致。3月8号,沙特宣布将石油价格下调到6~8美元一桶,同时宣布从4月起,原油日产量由0万桶调高到1000万桶,必要时增加到日产量1200万桶。

沙特掀起价格战,目标似乎直指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希望以打促谈,逼回俄罗斯重回谈判桌上同意减产,将油价重新推回高位,同时沙特也有意借此机会打压高成本油气,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

原油价格的下跌完全是美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为自身利益上演的“三国杀"。

原油价格上涨是三国的内心都是不希望长期这么低价的卖卖卖,随疫情的影响,石油需要量是大减,三国经过拼杀后对谁都没太大好处,有信息俄罗斯和欧佩克于4月6号愿意再次协商减产。

各国受疫情影响严峻,但我们中国疫情得到非常好的控制,已接近尾声,重新回到复工复产的繁忙工作中,我国是原油进口大国,所需石油量非常大,这些因素倒至原油价格上涨,实际上是属于回归正常价格。

不是的,OPEC紧急会议下周—召开,讨论原油减产1000万桶/日,即使达成协议,疫情期间还是供大于求,减产1000万桶太少了,再说,能不能达成协议不—定呢,因为涉及到各方利益,所以此次原油价上涨只是受OPEC会议短期刺激,原油价会反反复复的[玫瑰]

油价暴跌可能会给很多国家的经济带来压力,但要说谁最惨,非伊拉克莫属。数据显示,伊拉克3月出口的原油产量和出口量都要高于2月,但收入却减少了近一半。

据法新社报道,3月份伊拉克的原油销售量为105亿桶,获利29.9亿美元;2月份的原油销售量为9830万桶,收入却几乎较3月翻一番,达到55亿美元。

出现这种现象只有一个原因——油价暴跌。《伊拉克石油报告》援引伊拉克石油部的公告称,伊拉克联邦目前以平均每桶32.73美元的价格出口了333.9万桶石油。据法新社报道,伊拉克石油部长嘉班告诉当地媒体,伊拉克的石油价格通常比布伦特原油价格低约4美元。而在过去几周,伊拉克的原油价格已低至每桶21美元。

展望后市,由于沙特早早降低了4月份的石油官方售价,通常依赖沙特阿美提供的价格信号作为定价依据的伊拉克,也难逃继续降价的命运。

根据市场消息,伊拉克将4月销往美国、亚洲的巴士拉轻质原油官方价格分别设定为贴水1.05美元/桶和3.2美元/桶,并将4月销往亚洲的巴士拉重质原油官方价格设定为贴水5.3美元/桶,降幅相当惊人。

虽然从理论上讲,伊拉克仍然可以通过提高产量和出口量来部分抵消价格战造成的损失——即走薄利多销路线,但由于油价下跌幅度实在太大了,伊拉克国内经济体系显然无法承受这次冲击。

石油收入对于伊拉克来说有多重要?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组数据得到直观解:

据悉,伊拉克是中东地区经济来源最单一的经济体之一,其石油收入约占财政收入预算的95%。

换句话说,设伊拉克2020年的预算草案约为1350亿美元,按照当前的油价计算,伊拉克最多只能依靠卖油赚取约40亿美元的收入——即财政预算的30%左右。而2019年的年度平均油价,可是高达每桶56美元。更严重的是,若油价没有好转,到2020年底,伊拉克可能会消耗掉总计约620亿美元的所有外汇储备,最后只能依赖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苦苦支撑。

众所周知,伊拉克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2020年本是其重塑国内经济体系的关键一年。据悉,伊拉克此前曾出台史上规模最大的预算案,致力于改善国内残旧的基础设施。有分析认为,这份庞大的预算案很大程度上是对2019年大规模抗议的回应。常年积弱,伊拉克国内民众对公共服务的缺失及高失业率已经十分不满。

有鉴于此,为了油价暴跌带来的沉重打击,伊拉克已经想尽了各种方法。

上周,伊拉克提议所有在其境内经营的外国石油公司,在不影响原油产量的前提下将预算削减30%。

除此之外,伊拉克还积极呼吁欧佩克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支持油价的方法。

也有分析师指出,也许伊拉克只能期待美国介入价格战,或者多方协调减产了。

俗话说祸不单行,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伊拉克似乎再合适不过了。除了石油收入锐减之外,伊拉克的疫情同样不容乐观。截至4月1日,伊拉克确诊病例超过720例,康复病例约180例,死亡52例。 联邦还要负担700万名雇员的收入,而国内生活几近瘫痪,私人企业濒临破产。

3月9日,伊拉克南部发现了第一例肺炎确诊患者,疫情在石油产地巴士拉附近蔓延,极有可能危及当地石油生产。更糟糕的是,伊拉克每月的赤字高达20亿美元,国内重要的产业很少由私人掌握,联邦当局只能筹集不到5000万美元的资金抗击疫情。

原油价格最近两天出现大幅反弹,最多一天最高上涨了46.6%,这种行情 历史 上肯定是没有出现过。那么原油这次暴涨是否说明经济复苏了呢?

我认为事实上刚好说明经济很艰难,因为这次原油之所以出现暴涨,主要还是因为俄罗斯和沙特达成每日减产1000万桶的协议。这次是因为减产导致的大幅反弹,而不是因为经济复苏引起的。之所以会减产,就是因为预期到经济变差,需求量变少,所以只能通过控制产量来阻断原油暴跌的局面。

资本市场风险是非常大的,大机构借助这次利好消息炒作一番,然后就会恢复平静,到时原油还是得按原来的老路子往下跌。只有全球经济真的复苏之后,带动原油需求量增加,到时原油上涨才有动力。

其实这个问题提问者也知道答案,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大家都应该认可这个答案。原因也不难。

第一,疫情没有结束,有疫情在,要么面对死亡,要么就需要隔离,很自然大家都选择了隔离,既然要隔离,经济就会受到影响。所以,疫情结束前,不要期望经济会复苏。

第二,疫情并发症,疫情刺破了世界经济的泡沫,这就好比我们感冒不可怕,但感冒引起了其他的病症就麻烦了。经济也一样,疫情可怕吗,疫情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战胜疫情是迟早的事,但持续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比如美国吧,疫情刺破了股市的泡沫,股市下跌又引发了流动性危机,用超发货币解决了流动性危机,又会引发通货膨胀,如果疫情持续下去,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所以,疫情不可怕,可怕的是疫情并发症,现在疫情冲击下已经显现出经济危机的苗头。

小结,很明显,在疫情没有结束前,经济是不可能会出现复苏的,还会一天比一天衰退下去,如果疫情还在持续,还会引发经济危机发生。

原油为什么上涨?

第一,跌的太多,需要技术修正

如上图所示,从2020年的1月份高点算的话,原油三个月不到的时间跌了65%了,中间没有明显的反弹,如此大的跌幅,不说基本面了,技术面也需要修正的。

第二,各大产油国亏损严重,人心思涨

从原油的开成本看,现在的价格除了少数几个中东国家还可以盈利外,大部分产油国都在亏损状态,特别是美国亏损的更严重,这就倒闭减产,因为原油价格太低,已经低到了不合理的位置,低到产油国亏损经营的地步,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说,这个位置是人心思涨,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样的油价是不合理的,上涨是早晚的事。因此,美国一条不靠谱的推特引爆了油价。

总结:油价上涨是因为现在的油价太不合理,不合理到让产油国亏本经营的地步,所以,现在原油的上涨不是经济恢复,而是原油的价值回归,这种上涨是没有持续性的,因为没有需求端的支撑。

一般来说原油价格的上涨说明供需关系已经逆转,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了价格的上涨,是经济复苏的一个明显的征兆,但是这样的关系在这一轮原油价格下跌当中并不成立,所以现在原油价格即便上涨也不能说明经济已经复苏了。

原油是标准的,工业品价格由供需决定,原油价格下跌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第1种原因是需求下降,第2种原因也有可能是供应上升,现在的情况就是第2种情况为了报复与俄罗斯减产协议的破产,沙特决定增产减价进行价格战,迫使俄罗斯重返谈判,桌上扩大的使用供应和降低的石油出口价格,让全球的原油价格下跌,同时这也叠加了全球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之下,放缓的背景,使原油同时在供需两端受到压力。

目前原油价格已经从最低点反弹了很多,这里的原因并不是需求已经回升,从美国情况来看,经济遭受冲击最严重的时刻才刚刚来临。因此原油需求的疲软,至少还将维持几个月的时间,原油价格上涨的原因在于市场消息称愿意在沙特和俄罗斯之间进行斡旋,让双方达成相对能够让各方满意的减产这个消息,如果成立那么原油供应方肯定会得到一定的削减,从而利多油价。

然而在这个消息出来之后,双方对于这样的消息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澄清,至少从目前来看沙特和俄罗斯都还没有结束价格战的意思,因此低油价很可能还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在需求,真正由于经济复苏而恢复之前,油价很难回到50美元以上的正常价格。

当前油价上涨的因素:

1、的全球大流行,尤其是国际石油生产出口国,它们的疫情日趋恶化。它们会停工、停产、隔离防疫,其中就有产油企业。这就使得,国际原油供给量会减少,尤其是美俄的稳油价通话。

2、疫情下,虽然各个国家为防疫情取了,停工、停商、戒严、隔离等措施,这减少了经济生活的石油需求总量。但是居民生活、基础商业经济活动,这些对能源的需求还有,其中就有石油能源,且数量不小。这就使得,一边石油产出国为疫情的不得不停工停产,国际市场石油需求各方不得不为未来做打算,多进口些石油。

3、前一段时间,沙特和俄罗斯发起石油价格战,它导致国际油价暴跌。价格战下的暴跌价格,它在市场上会有修正。

当前石油涨价,它是市场对暴跌油价的一次修正回归真实;也是国际石油需求方对疫情下石油减产,和石油出口国家间为稳油价减产沟通的当前市场回馈。当前国际油价上涨,它证明的不是经济复苏,反而是疫情影响石油产出国下的抗疫停工停产和闭市。

目前原油的“阶段性”上涨,并不能代表经济已经复苏。目前全球经济正在疫情的笼罩肆虐下,迎来至暗时刻,至暗时刻后的黎明,也就是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世界生产秩序、贸易秩序得到有效恢复的转折点,才意味着经济将步入复苏轨道。很遗憾,目前并没有到来。

目前原油阶段性的上涨,完全是供给侧的利好消息刺激所致,是市场认为,沙特、俄罗斯、美国已经承受不住当前低油价带来的负面影响,会停止目前的无序增产并进入实质性的减产协议谈判,所有油价应声而涨,也是对之前超跌预期的修正。此次油价的上涨与需求端几乎毫无关系,在疫情影响下,全球很多国家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石油消费需求和能力也在进一步降低,很显然需求端的情况是利空油价。

我们认为,只有石油消费需求增大,才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经济有复苏的迹象,而目前因为减产预期而造成的油价报复性上涨,并不能代表着经济复苏。

那么,我们来思考两个问题,油价会继续上涨吗?如果4月9日的OPEC+会议顺利达成,笔者预测,油价会继续上升到35美元,但继续上行的可能性不大,将在35美元左右横盘整理。如果在6-8月,全球疫情迎来拐点,经济活动、复产复工形势良好,那么油价将进一步建立上行轨道,到年底左右可以恢复50到60美元的正常价格区间。

经济会复苏吗?什麽时候能复苏呢?跟油价需求侧改善的步调一致,在疫情迎来拐点时,经济形势会逐步筑底企稳,如果各国能配合有效、精准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那么全球经济将扭转衰退局面,进入复苏轨道。但是,复苏的起步阶段和过程会比较漫长,到2021甚至2022年才能消化2020年因疫情带来的冲击和不利影响。

我们要对未来的经济形势抱有信心,更要对全球战胜疫情抱有信心,虽然当前存在较大下行压力,但不会进入经济危机。

经济学!简单的,100分!

2021年初,国内油价连续五轮上调后,第六轮成品油调价传来好消息!由于原油市场对欧洲各地新案件激增的担忧日益加剧,实物市场也出现明显疲软迹象,上周国际市场油价创下今年以来最差周表现。同时,本轮国内汽柴油调整有望迎来2021年首次下调!

本月底3月31日,国内加油站油价将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下跌!

根据调价期间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测算,此次汽柴油每吨降幅已接近300元,这相当于实施下跌调价后,主要考虑到不同类型成品油的品种和地区差异,全国加油站汽柴油零售价每升下跌0.18元至0.21元。

国内油价调整后,车主去加油站加满一个50升的私家车油箱,可以省12元左右。具体调价时间定为月底3月31日24时,还剩6天时间。预计下周三国内加油站油价迎来年内首次下跌后,上海、天津、内蒙古、宁夏、陕西、河北、湖南等地部分地区95号汽油价格将回落至6元时代。

近期国际市场原油上涨受阻。即使反弹,也没有持续。这主要是因为推动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不好。一方面,欧洲新的防疫限制和缓慢的疫苗接种可能会减缓燃料需求的恢复。另一方面,产油国石油供应充足,使得原油价格缺乏动作性。

小编提醒广大车主,国内油价调价窗口打开后,油价调整的结果是由整个调价期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化所决定的。因此,预计目前汽柴油降幅不会保持不变。如果下半周期统计时间,国际市场原油均价进一步下跌,那么国内成品油调价降幅将再次继续扩大,最终汽柴油降幅将延续,汽油、柴油降幅甚至将超过300元/吨。

最新原油市场基本面分析:利空消息持续,跌势可能延续。

在当今原油市场的供应方面,小编注意到,有消息称产油国原油供应充足,沙特阿美石油设施遭到袭击并未影响石油供应,从而导致油价下跌的风险。需求方面,近几天,许多国家的疫情可能再次上升。一些欧洲国家实施了新一轮封锁,降低了经济快速复苏的可能性。然而,疫苗接种的缓慢恢复将推动燃料需求。

国际原油价格有哪些基准价格?

1,联储提高利息,一般是用来抑制经济过热的。

产生的后果是信贷紧缩,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物价下降,

这一阶段不只是房子,很多商品都会处于观望期:等待物价下降

2,杠杆率即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与资产之比。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应出公司的还款能力。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率比较高,美林银行的杠杆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在2007年为33倍。

3,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肇始于美国次贷危机,而美国次贷危机则源于美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破灭。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美联储在很长时期内实施了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国房地产价格指数在2000年1月至2006年5月期间上涨了1.24倍。[1] 在低利率与房价持续上涨背景下,由于美国金融监管缺位,导致次级抵押市场以及基于次级抵押的各种金融衍生产品过度发展。不过,上述繁荣建立在定美国房地产价格将会持续上涨的脆弱基础上。 当美联储在通货膨胀压力下从2004年6月起重新步入加息周期后,房地产价格从2006年6月起开始下跌。次级抵押市场以及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繁荣的基础不复存在。2007年8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宣布旗下对冲基金停止赎回,引发投资者撤资行为,从而触发了流动性危机。这被视为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标志。2008年2月,英国北岩银行被英国国有化,这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第一家被国有化的金融机构,也标志着次贷危机已经传递至欧洲。2008年3月,贝尔斯登申请破产倒闭,在美联储的斡旋下被摩根大通收购。美国对贝尔斯登的救援标志着次贷危机进入一个新阶段,同时强化了投资者对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预期。 2008年9月是美国次贷危机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的转折点。9月7日,美国宣布接管房地美与房利美,这意味着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爆发系统性危机。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国没有实施救援。美国听任雷曼兄弟破产倒闭的做法打破了金融市场关于金融机构“大而不倒”的预期,直接造成美国短期货币市场崩盘。由于短期货币市场是美国影子银行体系最重要的融资来源,雷曼兄弟的破产使得美国投资银行的覆灭变得不可逆转。在雷曼兄弟破产的同一周内,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宣布被美洲银行收购,美国前两大投资银行高盛与摩根士丹利宣布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华尔街上煊赫一时的五大投行集体消失。此外,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出现严重亏损,最终被美联储注资850亿美元并实施国有化,这标志着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CDS)市场开始崩溃。在2008年9月,危机也由美国金融市场全面蔓延至欧洲与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市场,危机正式由国别危机转变为全球金融市场危机。

金融市场的危机也通过财富效应、信贷紧缩、切断企业融资来源等渠道影响到全球实体经济。从2008年第2季度起,欧元区与日本经济进入负增长;从2008年第3季度起,美国经济进入负增长。三达经济体在2008年下半年集体陷入衰退,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明显减速。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将实现1.3%的负增长,这是全球经济自二战以来的首度萎缩。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将萎缩3.8%,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也仅为1.6%。[2] 在2009年2-3月,有四种危机重叠发生:一是以花旗银行、美洲银行为代表的美国大型商业银行爆出巨额资产减记(不过09年第1季度财报显示相关银行盈利状况有所好转);二是美国对冲基金行业从2008年10月起遭遇大规模的投资者撤资行为;三是发达国家实体经济仍在不断下滑;四是中东欧国家很可能爆发因为外资抽逃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因此,2009年春季也被称为“金融海啸第二波”,以对应雷曼兄弟破产所引发的金融市场系统性危机。不过,由于投资者预期已经显著调低,目前已经很难有打破投资者预期的意外发生,金融市场重现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相对较低。然而,全球金融危机仍处于深化与扩展的过程中。 以上我们简要回顾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发展历程。事实上,我们很难清晰划分金融危机的发展阶段,原因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危机往往交叠在一起。例如,房价下跌从2006年6月起延续至今(美国房价指数迄今为止已经下跌了30%[3]),流动性短缺和信贷紧缩从2007年8月起延续至今,股市下跌从2007年10月起延续至今,实体经济衰退从2008年第3季度起延续至今。因此,我们只能用标志件(例如金融机构破产)的发生来大致描述金融危机的演进。

二、美国救市政策及其后果

要判断全球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向,就离不开对美国救市政策的梳理与评价。下面我们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个层面来分析美国救市政策及其后果。 表1总结了迄今为止美国出台的财政救市方案,主要包括1680亿美元的减税、7000亿美元的问题资产纾困方案、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以及最近出台的公私合营的坏账银行等。简单计算,美国财政救市方案的金额已经高达1.66万亿美元,约为GDP的12%。上述方案既包括帮助金融机构纾困的具体措施(包括注资、剥离问题资产、为金融机构负债提供担保等),也包括提振实体经济的具体措施(包括减税和增加社会公共支出等)。现在要全面评价财政救市方案的效力为时尚早,但相关政策的出台至少缓解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下滑。 美国巨额财政刺激方案的直接后果,是美国的财政赤字飙升,以及为财政融资的压力上升。2002年至2007年,美国财政赤字平均为4270亿美元。根据的预算,2009财年的财政赤字将达到1.75万亿美元,超过美国GDP的12%。发行国债是美国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如图1所示,自1990年以来,美国历年的国债净发行额与财政赤字水平大体相符,这表明美国主要用增发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自1996年以来,每年国债净发行额均高于财政赤字水平。[4] 2002年至2007年,美国国债净发行额一直稳定在5000亿美元左右,2008年则飙升至1.47万亿美元。市场预计,要为巨额财政赤字募集足够资金,2009年美国国债净发行额将至少达到2万亿美元。 2008年年底美国国债市场未清偿余额约为10.7万亿美元。如果2009年新增2万亿美元的国债发行,相当于市场上新增20%的供给。如果对美国国债需求的增长跟不上国债供给的增长,美国必须提高新发国债的收益率,而这会压低存量国债的市场价值,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外国投资者将遭受严重损失。[5] 然而现实情况是,截止2009年4月中旬,美国国债市场收益率总体而言仍处于不断下降趋势: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3%,而3个月国债收益率低于0.20%。美国国债市场的火爆行情,主要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以及国际资本在危机时期的“流向安全港”(Fly to Safety)效应有关。一旦国际机构投资者的去杠杆化结束并重新配置风险资产,大量的资金将从美国国债市场撤出,这可能显著推高国债市场收益率并压低国债市场价值。 表2归纳了危机爆发至今美联储的应对方案。美联储的救市方案主要包括三类:一是降息,在次贷危机爆发后一年半时间内,联邦基金利率由5.25%降低至0-0.25%;二是通过各种信贷创新机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包括针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期限拍卖(TAF)、针对交易商(投资银行)的主要交易商信用(PDCF)、针对商业票据发行者的商业票据(CPFF),以及针对资产支持证券购买者的期限资产支持证券(TALF);三是所谓的定量宽松(Quantitative Easing)政策,即美联储通过直接购买证券的方式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相关证券包括国债、机构债与MBS。 美联储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收到了一定成效,目前无论是反映短期货币市场融资成本的TED息差,还是美国居民中长期住房抵押利率,与危机爆发初期相比都显著下降。然而,美联储货币政策也造成了两个明显后果:后果之一是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不断上升。如图2所示,从2008年9月初到2009年4月中旬,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总规模由9000亿美元左右飙升至2.2万亿美元左右。总资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通过各种创新机制提供的流动性显著增加,自2008年3月推出PDCF机制以来,美联储流动性由零上升至2009年4月中旬的1.2万亿美元。自美联储实施定量宽松政策以来,美联储直接持有的证券数量也有所上升;后果之二是美国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大幅飙升。由于美联储的资本金没有发生变动,因此资产负债表总体规模的上升实际上意味着美联储负债的上升。如图3所示,在美联储各项主要负债中,流通中现金的规模大致稳定在9000亿美元左右,而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则由2008年9月初的200亿美元左右上升至2009年4月中旬的接近9000亿美元。 尽管美联储对金融机构流动性的增加目前主要体现为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的增加,但这主要与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尚未结束、风险偏好很低,因此存在惜贷现象有关。一旦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结束并重新开始放贷,货币流通速度可能在短期内显著上升,从而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一旦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开始反弹后,美联储不能及时抽回流动性,那么美国很可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美元可能大幅贬值。事实上,尽管美联储账面上有大量证券,但其中国债数量有限,故而通过出售国债能够收回的流动性有限。另一方面,美联储通过创新信贷机制积累的其他种类债券很可能短期内无人问津,这意味着短期内美联储抽回流动性的能力有限,中期内美国爆发通胀与美元贬值的可能性较大。

三、全球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向

要准确预测全球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向,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美国财政部新近出台的公私合营坏账银行方案能否吸引到大量私人投资者的参与,从而为坏账银行的运营提供足够资金?美国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何时结束?美国金融市场何时开始反弹?美国国债市场的火爆行情何时结束,新兴市场国家中央银行是否会持续追捧美国国债?美元汇率是否以及何时会反转?一旦市场反弹,美联储能否及时抽回流动性,从而避免恶性通胀的爆发?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市场何时止跌反弹?

尽管我们尚不能对以上问题作出满意回答,但我们相信,危机演进的某些中长期方向是比较确定的。以下我们将就全球金融市场、全球实体经济增长与全球通货膨胀状况等方面作出预测。 美国金融市场的危机尚未见底。尽管2009年第1季度美洲银行、花旗银行、富国银行、高盛等金融机构的盈利状况超出市场预期,但这些金融机构在2009年的业绩可能有所反复。金融机构将会继续披露坏账,这意味着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仍会继续,金融机构也会继续寻求或私人部门的股权投资。如果大型商业银行情况恶化,不排除美国进一步实施国有化的可能性。对冲基金的投资者撤资行为并未显著减弱,如果短期货币市场仍不能恢复正常运转,则2009年春季可能出现对冲基金大面积解散清算的现象。随着实体经济增长前景的恶化,美国公司债市场可能爆发新的危机。欧洲金融机构对问题资产的披露远没有美国同行充分,这意味着欧洲金融市场还有很大的下行空间。[6] 一旦中东欧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在中东欧国家拥有大量信贷头寸的西欧商业银行将出现更多坏账。然而,尽管如此,全球金融市场很难重演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系统性危机,这是因为投资者的预期已经显著下调,很难发生打破投资者预期从而引发恐慌性抛售的恶件。我们预计,美国金融市场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触底,逐步恢复正常的投融资功能。 实体经济的恢复则要缓慢的多。从目前世界各国出台的救市方案来看,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状况很可能不但得不到缓解,反而进一步恶化。美国居民并没有显著压缩消费,而中国居民并没有显著扩大消费,这意味着美国当前经常账户赤字的改善很可能只是暂时现象。[7] 一旦实体经济反弹、全球能源与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上涨,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可能进一步扩大,中国的经常账户顺差也是如此。从短期来看,美国经济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止跌,在2010年上半年恢复正增长。但要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可能至少需要5年左右时间。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反弹将会晚于美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进口需求是否重新强劲。受4万亿人民币投资方案(重点在于基础设施投资与房地产投资)与银行信贷飙升刺激,中国经济有望在2009年下半年强劲反弹。但由于居民消费持续疲弱、刺激投资可能进一步形成过剩产能、信贷飙升可能导致不良率上升、出口可能持续疲软,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中期内缺乏持续增长的动力。如果全球范围内刺激政策运用不当,各国缺乏进行结构性调整的魄力以及协调各国宏观政策的远见,整个世界经济都可能呈现出W型走势,即短期内显著复苏,中期内不容乐观。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通货紧缩很可能只是暂时现象。当然,如果世界经济重返通胀,其根源可能不在于全球需求的强劲复苏,而在于美元大幅贬值引发的全球能源与初级产品价格再度上涨。如前所述,我们很难说服自己,“直升飞机上的伯南克”能够在市场反弹之际迅速抽回流动性,因此当前美国的定量宽松政策很可能埋下未来通货膨胀的。一旦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结束、机构投资者重新开始配置风险资产、银行重新开始放贷,这意味着货币乘数短期内可能迅速上升。在基础货币没有相应削减的情况下,这将加剧经济体中的通胀压力。随着大量资金流出美国国债市场并重新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美元可能大幅贬值,从而推动全球能源及大宗商品价格再度走高。如果大宗商品市场的价格上涨伴随着总需求的持续不振,我们就不能排除世界经济陷入滞涨的可能性。

长期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交易形成了3种基准价格,即美国纽约商品轻质低硫原油价格、英国伦敦国际石油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和阿联酋迪拜原油价格。 上述3种基准油价均分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其中大致下一个月交货的期货价格因其交易量大而最具参考价值。 1、纽约商品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价格 纽约商品轻质低硫原油品质较好,又被称为“西得克萨斯中质油”或“得克萨斯轻质甜油”,其价格是北美地区原油的基准价格,也是全球原油定价的基准价格之一。通常所说“纽约市场油价”就是指纽约商品大致下一个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 2、伦敦国际石油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 伦敦国际石油北海布伦特原油也是一种轻质油,但品质低于纽约商品轻质低硫原油。非洲、中东和欧洲地区所产原油在向西方国家供应时通常用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作为基准价格。通常所说“伦敦市场油价”就是指大致下一个月交货的伦敦国际石油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 3、迪拜原油价格 迪拜原油是一种轻质酸性原油,产自阿联酋迪拜。迪拜油价在一般新闻报道中较少涉及。